校长看看——这十五问,问醒了一群老师,问活了一所学校……看她如何点燃教师激情
导语
我刚到xx中学当校长时,学校的情况不是很好,不少老师希望有机会“逃离”学校。我非常希望把这所学校带成一所好学校,同时我也非常希望老师们能够接受我的理念,把这所学校变成一所好的学校。
大家都知道,作为校长,最难的就是把自己的理念转化成教师的教育信念。如何点燃老师们的工作热情?于是,有了这十五个问题。
这十五问,是我和老师们展开的一个讨论,是我和老师们的一次深度沟通。
什么是好学校?
我和老师们一起想出了很多答案,最后总结为三条:第一,好学校是效率高的学校;第二,好学校是有道德的学校;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好学校是蕴含未来无限发展可能性的学校。
什么时候学校才有可能成为好学校?
老师们说,当学校有正义的时候,好学校才有可能。
校长能给出正义吗?
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校长。感性是给不了校长正义的,因为它教会我去同情弱者。而理性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校长的理性是有局限的。除非这个校长是全能,否则校长是没有办法给出正义的。
从我个人经历中,我深深地感觉到一点,学校的发展史不应该是校长的变迁史,而应该是学校制度不断完善的发展史。
我们为什么要制定制度呢?
我做过十几年的老师,知道老师们其实都很反感校长谈制度,因为大家认为制度是一个紧箍咒。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制度?
我非常感谢我的先生,他是律师,他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法无禁止皆可为。
从这个视角上考虑,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制度只是规则的底线。我们在遵守这个底线的同时,还可以去寻找这个底线以上,我们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新的结论:制度越健全,人的自由度越大,因为有了制度,有了底线,我们才知道,哪一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做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只有红灯的禁行,才有绿灯的畅通。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把制度转化成老师们的行为,怎么才能让制度成为老师们的信仰呢?于是就有了新问题。
如何使制度发挥效用?
人性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趋利避害。所以,我跟老师们讲,我愿意通过和大家共同协商制定一个制度,让这个制度保证在坐的每一位的利益最大化,但是有两点:
第一,学校的利益大于一切,因为没有学校我们就没有在这个学校存在下来的理由。
第二,不能因为你的利益而伤害了其他人的利益。
所以,当我们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老师就有了很多的想法。这些想法都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制定一个好的制度。
什么是好制度?
老师们讲,很简单啊,好制度就是能让正义获得实现的制度,也就是让“好人得好报,坏人得坏报”的制度。
谁是好人以及如何给好人以好报?
老师们会有许多的想法。但这个问题太宽泛,我们是要解决自己学校的工作,所以问题应该具体一些。
谁是xx中学的好人?
老师们首先想到班主任,班主任工作量大,工作量大的人是好人。
我是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的,然后是工作优质的人,工作责任重大的人,贡献突出的人,稀缺不可替代的人。最后一点我觉得特别棒,因为只有稀缺不可替代,当我们学校要缩员的时候,大家的第一个反应是他不能走,走了他这摊工作就没有人做了。所以这是老师们对好人的界定。
给好人哪些好报?
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为他花钱,发奖金,给他荣耀,给他评奖,给他权力,给他晋升的机会、学习的机会,给他令人羡慕的职位,给他设备设施,给他更多的自由空间。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就要去思考我们学校的制度怎么才能给好人这些好报。
怎样才能成为xx中学的好人?
老师们说,要成为稀缺不可替代的人,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绝活。那么,绝活是什么呢?你对自己有过内心的考量吗?你知道什么是最适合你的吗?
可能我们今天的教育更多的是在给孩子补短板,数学不好,就补数学。可是我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会发现,我们常常用的是自己的长板。于是,老师们就要思考:我的长板是什么?
你有成为xx中学好人的可能吗?
这个问题我们把它细分成了下面三个问题。以后,这成了新加入xx中学的老师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
教师这个职业是不是适合你?
我的第一志愿就是南大哲学系,没有考上,后来做了老师。所以,当你选择了这个职业的时候,你就要考量一下,教师这个职业是不是适合你。
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跟老师们讲,你们不需要回答我。一个人的诚实,是对自己内心的诚实。过后,有一个老师来找我,说,校长,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工作十几年,今天我才发现自己其实不适合做老师。
后来他辞职了,经商了,做得非常好。他回学校来看我,还跟我讲,选错职业跟嫁错郎一样痛苦,幸亏当时校长提出了这个问题,不然自己可能一辈子不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如果教师这个职业适合你,那么xx中学是不是适合你?
学校一定要有一面旗帜,让员工向它敬礼,这面旗帜就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你喜欢xx中学的文化吗?如果你喜欢,你就会选择改变;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选择离开。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xx中学在这11年里,先后有16位老师离开学校,很多老师离开这个学校之后发展得很好。有一位老师,他在xx中学时和学生的沟通有一点儿问题,后来调到了一个工读学校。他非常适合那里的教学环境,现在已经做到了中层,所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xx中学适合你,那么什么是你最擅长的?
我们为老师们画了一幅“个人发展路径选择”图。每一个老师大学毕业之后到学校,他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然后有两个个人发展路径可以供他选择:一个是管理的路径,一个是专业的路径。
如果选择管理路径,学校每一个岗位都向老师们敞开,老师们可以申请见习。很多老师尝试了,有一些老师成功了。
xx中学目前的10位中层全部是通过这样的见习岗位走到了管理岗位,我们还有4位中层去其他学校做了校长。
当然也有见习失败的。有一个老师事后跟我讲,她想明白了,自己的确不适合管理岗位,只能沉下心研究专业。她回到办公室之后告诉别人,我到了那里才知道,原来教务主任真的不是人干的事,太辛苦了。
所以,我们xx中学的老师都非常清楚,学校的管理团队有多么辛苦,他们很多人去尝试过了。
我想,这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青少儿普通话与口才考级教育
快乐 | 真实 | 感恩 | 共赢
成就你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