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的过程,就是孩子的模仿过程。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明白口才语言表达能力对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又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孩子的口才锻炼。其实要想先锻炼孩子的嘴上能力,首先就要先教会孩子听故事的能力,只要孩子学会了如何听的准确,听得明白,才能有基础来正确的借鉴模仿,从而提高孩子口才语言表达的能力。
一个实验
外国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特别有趣的科学实验,他们将二十个小朋友分成了两组,第一组小朋友去听白雪公主的故事,第二组小朋友则去看白雪公主的动画。然后再让这两组小朋友分别去画出他们心里白雪公主的形象。结果,第一组的小朋友画出了十个不同的白雪公主的样子,而第二组基本上画的都一模一样。
然后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又把这些小朋友集合起来,还是让他们继续去画白雪公主的样子。听过故事的小朋友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在此完善,让白雪公主的形象千变万化起来。而看过动画的小朋友画的依然还是那个电视上的形象,并没有什么不同。
一千个人的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道理,通过这组实验,我们就会发现,听过故事的小朋友的空间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就非常强,而另一组小朋友就相对弱一些。
除此之外,即兴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所以要注重培养孩子听与读的习惯,以及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童话书里的语言活泼、流畅,语句丰富,听故事能丰富孩子的词汇量以及语句的组织能力。
该如何为孩子选择故事呢?
首先,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标准的普通话、准确的语气和生动形象的表达感染力。
第二,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故事。因为不同年龄的孩子,他的理解能力不同。不同年龄孩子的差别,以及智力和理解能力差别会很大。孩子过于小的时候给他讲一些寓言故事或者格林童话,其实是无效的,因为孩子根本不能理解、也听不懂。
在讲睡前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游戏环节。比如,举手提问环节。孩子听不太明白的地方,多鼓励他们提问。或者边讲故事边让孩子模仿。
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候,一个故事他会反复听上百遍,百听不厌,这其实是有原因的,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思考和模仿。作为亲子教育,爸爸妈妈还是要给孩子多讲故事,不要当成哄孩子的手段,睡觉的时候,少发会儿微博、微信,多陪陪孩子,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