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就是一个音节声音高低的变化。这种音高的变化由区别意义的重要作用。比如“很鲜”“很咸”“很险”就是因为“鲜”“咸”“险”的声调不同,所以意义也不同。
青少儿普通话与口才培训中心的老师指出,普通话有四个声调,第一声也叫阴平声;第二声也叫阳平声;第三声也叫叫上声;第四声也叫去声。这个声调系统是从中古汉语的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八类声调分合演变而来。
①四个声调的调型有明显的区别,一平、二升、三曲、四降。除阴平外,其他三个声调升降的幅度都比较大,所以普通话听起来抑扬交错,音乐性很强。
②高音成分多,阴、阳、去声都有最高度5,上声末尾也到4,所以普通话语音显得比较高昂。
③四个声调的长度有一定的比例,上声最长,阳平次长,去声最短,阴平次短,在词语中形成和谐的节奏。
方言跟普通话声调的主要差异有三:
一是声调种类的多少不同;
二是声调的调值不同;
三是方言跟普通话之间各类声调所包含的字不尽相同。
吴方言等许多方言完整地保存了中古地八个调类;
江淮西北方言五种调类,多了入声;
江淮东南区六种调类,入声分阴阳,有的还有七种调类,去声也分阴阳;
北方方言基本相同,所以除去北方方言,江苏方言与普通话在调类上共同差异是入声,至于调值则存在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