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说话内容必须服从交际的目的,说话形式的采用都得服从表达目的。
(1)发语活泼。对答如流
任何一句话都应该做到有的放矢,说话人必须始终瞄准目标,注意言语信息的传输与反馈。“言与意会,言随旨遣”,遣词灵动,灵活多变,方能对答如流。
①视角多变。
所谓视角,就是人们在观察事物、认识世界、开口说话时所处的位置、着眼点、出发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其感官认知的结果便不相同。说话的表达视角,在言语交际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的思想,一个“意”字,一个“情”字丰繁复杂;一句言辞,一番讲话,表情达意,其表达的视角也应当随“意”而转,随“情”而变。
③句式多变。
所谓句式多变,主要是为了实现说话目的而运用的口语句子类型的多样化。这在人们日常言语、社交谈话、会议报告、节目主持以及一些论辩、营销、谈判、导游等多种口才表现形式中可见一斑。具体地来说,句式多变主要表现在不仅有常见的主谓句,还有很多非主谓句。当年,日本侵略者将天津“南开大学”炸得一塌糊涂,不少人哀叹道:“南开成了难开!”当时的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听了,说:“难开?那要加一个标点,‘难,开!”’在这里,张校长巧用标点,将“难开”这一偏正短语变为转折关系的复句,便将他那知难而进,遇挫愈坚的意与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事后有人为此专门撰写了《一个标点显人格》一文,可见句式多边的艺术魅力。
(2)条理可感.逻辑性强
衡量一个人说话水平的首要因素便是准确、清晰、明白。为达此目的,必须将话题、观点、材料等纳入一定的思路之中,予以清理、分析,用一根思维的链条将各个环节串联起来。理清思路一般从两方面考虑:其一是组织一定的表达形式,按一定的顺序展开,从开头到结尾,都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事理推演的逻辑秩序。这是构思过程中理清思路时必须事先考虑的,这样才会轮廓分明。其二是将问题分门别类,观点排列有序,即把所要阐述的观点和解说的事物按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在脑子中排出个顺序,这样才会使要说话的内容有条不紊。要使说话条分缕析、头头是道,就必须安排好表达时的话语语义组合。
青少儿口才培训中心的老师指出,明确交际目的就是要弄清楚“说什么”和“怎么说”,然后紧紧围绕讲话的目的和谈话的中心来做“我口表我心”的语言表达。否则,便达不到交际的目的。人们在运用话语进行交际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采用一切有效手段,来控制自己的说话行为,组织相应的说话形式来表达,以期达到预定的交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