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视察
  2. 行业资讯
  3. 最新政策
  4. 测评通知
  5. 测评公告
  6. 运营动态
  7. 培训新闻
  8. 活动新闻

学生测评报名

师资培训报名

最新动态

少儿口才:少儿教师教学中语言的艺术

发布时间:2016-04-18 08:46

 

    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掌握好这门艺术,会让你的工作充满乐趣,事半功倍。青少儿普通话与口才培训中心的老师指出,少儿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孩子,所以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老师自身的教学语言要符合孩子的认知度,要有一定的技巧。

  一、教师的语言要有生动性

  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生动语言,将活动内容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参与并投入到活动中去,和活动融为一体,此时的活动效果才是最佳的。因为这时孩子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主动性、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了。

  每天的游戏时间是小朋友最开心的时候,可是每天收玩具的时间又是老师最头痛的时候。刚开始在收玩具时,有的小朋友是自觉将自己拼的玩具收好,有的是在里面混水摸鱼地玩,有的是东一把西一把地乱收,有的小朋友干脆不收,闹哄哄的好不热闹。命令了几次,总觉得效果不太好。如何让孩子觉得整理玩具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呢?我尝试着每天收玩具时变换指导语,今天说:“看哪组宝宝的家里最干净?哪家商店是卫生单位?”明天说:“小蚂蚁来搬东西了,看哪个小蚂蚁搬得最多。”小朋友一听,都跟着来收玩具,还说:“老师,我搬的最多。”我顺势说:“小蚂蚁真能干!快喝些水,休息休息吧,一会我们要学新本领了。”这句话既表扬了孩子,又将下一环节的要求提了出来。

  二、老师的语言要有重点性

教师的语言要重点突出,适时适当地运用,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只有一段时间,过了这段时间,再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就很困难了。过多的话只会让孩子觉得没劲,从而失去兴趣,而太过简单的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云里雾里,一时摸不到头脑,不知道教师在说些什么,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有详略,生动有趣,才会对孩子产生较强的吸引力,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的语言要有鼓励性

  教师要引导、支持、鼓励幼儿在发展的进程中一步一个台阶,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教师通过敏锐的观察,一旦发现幼儿在某一方面的一点点进步马上要给予鼓励、表扬。我认为教师这种外在的鼓励可以转化为幼儿内在的需要,使幼儿在体验到成功喜悦后萌发不断攀登的愿望。因此能灵活地运用鼓励的语言,调节好孩子的情绪,是教师的魅力所在。

  四、老师的语言要有游戏性

  游戏化的语言使幼儿容易理解、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户外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小男孩做游戏的时候总是很淘气,一会儿追逐打闹,一会儿又叫又跳,甚至满地乱爬。天气暖和时还好,天气一转冷,趴在冰冷的地上,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每这时,我都会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们:“孩子,快起来玩,天这么冷,趴在地上肚子会受凉的,衣服也会弄脏的!”可孩子们却总是在我千呼万唤声中不情愿地爬起来,趁我不注意又旧态重现。

  一天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都在大型玩具区玩得不亦乐乎,一转身,宇宇、鹏鹏、腾腾等人又趴在了地上。我刚要制止,转念一想,笑着说:“孩子们,你们的车是不是漏气了,老师来帮你们充点气吧。”说完,便一个一个指向趴在地上的孩子,并做出打气的动作。嗨,这一招还真灵,我的手指向哪个小朋友,哪个小朋友就迅速站起来,有的嘴里还发出“笛笛笛”的汽车声……这么一句游戏化的语言,充满童心地这么一指,就能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小朋友特别能理解和接受。

  五、老师的语言要有情感性

  语言不仅传递着认知信息还伴随着情感交流,情感因素对认知效果有增强或减弱的作用。情感恰似润滑剂,缺乏情感就会缺乏生命力。幼儿情感比较直接、外露,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将自己的情绪充分表现在幼儿面前,将情感渗透在每一句话中,贯穿在各类活动中。切不可忽冷忽热,变幻无常,更不能让幼儿觉得老师捉摸不透、无法接近。

  总之,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掌握好这门艺术,会让你的工作充满乐趣,事半功倍。不过,如何掌握这门艺术,值得每一位少儿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和研究。


  1. 上一篇: 少儿口才:如何开展幼儿的语言教学活动
  2. 下一篇: 看名人那些幽默口才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