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又叫做抽象思维,一种基于抽象概念的思维形式,通过符号信息处理进行思维,是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进行活动的思维方式。
只有语言的出现,逻辑思维才成为可能,语言和思维互相促进,互相推动。那么深邃的思想在讲话中产生的逻辑力量究竟有多大呢?这是很难用数字来计算的。斯大林在评价列宁演讲时曾这样生动地比喻:“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虽然有些枯燥,但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动听众,然后就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在讲话时,逻辑思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使思维显得严谨、有条理,使结论令人信服。有时也通过歪曲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法达到论辩的目的,我们称这种逻辑思维方式为诡辩。古人云:“诡中有巧,巧中有诡。”诡辩是指违背正常的逻辑思维,似是而非的辩论方法。它常常和不正确的立场、观点相联系。
提高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你的大脑动起来,快速、灵活地运转你的逻辑思维,可以让你讲话不再感觉无从开口;使你的逻辑口才具有严密性、条理性;通过逻辑分析的方式破斥别人的诡辩,把自己的思想明明白白地表露出来。
诡辩是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的事情,如何认识诡辩手法、掌握破斥诡辩的方法,是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实现有效沟通的必备技能。正常有效的沟通必须符合逻辑思维的规则和规律,也必须符合沟通交际的伦理规范。运用逻辑思维破斥对方诡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巧设圈套。请君入瓮
巧设圈套,请君入瓮是根据对方提出的论点所形成的态势,借题发挥,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给予对方反驳,使之转势为被动。这种方法表面上是顺应对方的话题,而实际上则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最终使对方陷入圈套而无法争辩。
(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这种方法能借助对方的进攻力量回击对方,对方的进攻力量越大,反击的力量也就越大,往往能使对手猝不及防、自取其辱。
一个小男孩在面包店里买了一个面包,发现面包比平时小得多,于是对老板说道:“这个面包怎么这么小啊?”
“哦,这样你拿起来就方便了。”显然,老板是在诡辩。
小男孩也没有再争辩,留下一点钱就要离开,老板赶紧大声喝住他:“嗨!你面包没给足钱啊!”
“哦!不要紧,”小孩说,“这样,你收起钱来就方便了。”
这种针锋相对地反驳可谓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