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口才的社会功能
语言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分。口才与口语表达形式密切相关。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语言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和全民性。社会性是指语言和社会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一方面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比如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现象与社会密切相关。一方面,社会也不能没有语言,没有了语言,社会就无法存在和发展。全民性,指语言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
2.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口才的社会功能
语言为人类特有的4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作为个人,他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活动是始终伴随着的,一是思维,也就是想问题,思考问题。二是与他人交际,也就是与他人交流思想,交流看法,交流感情。而这两种活动都基本上要靠语言来进行,离开语言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思维和交际。事实上,整个社会都需要靠语言来协调。口才产生于社会交际之中,服务于社会交际,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口才能够提高社会群体的向心力,增加社会群体的凝聚力,进而使整个社会变得和谐健康。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语言的力量是惊人的。
汉代刘向在《说苑·善说》中,就列举了许多事例。“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其敬;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其说,而身得以全。夫辞者乃所以尊君、全身、安国、全性者也,足见口才的政治威力。
1963年8月28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25万人的集会和游行示威,反对种族歧视,要求民族平等。当游行队伍到达林肯纪念堂前时,他发表了著名的《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首先热情洋溢地赞扬了100多年前林肯签署的《解放宣言》,然后,话锋一转,指出100多年后的今日,黑人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号召黑人奋起斗争,并且以诚挚热情的语调,描述了黑人梦寐以求的平等、自由的理想:“黑人儿童将能够与白人儿童如兄弟姊妹一般携起手来”“上帝的灵光大放光彩,芸芸众生共睹光华!”
这篇演讲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气势磅礴,产生了极强的感染力,是一篇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族平等的战斗檄文,大大推进了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