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热身】
类比思维:谈谈晴天、雨天、阴天给你带来的情绪的变化。
小提示:注意将自然现象特点和感受的变化紧密相连,每人说话不少于3分钟。
【学习目标】
1.熟知新闻播音对象感的含义及其在新闻播音中的作用;
2.掌握建立新闻播音对象感的方法;
3.熟练运用对象感进行新闻播音创作。
【情境导入】
很多我们喜爱的播音员、主持人,如央视著名新闻主播海霞、欧阳夏丹等,给我们留下了亲切热情、自然大方的印象。她们的眼神、感情、语气让我们觉得非常真实、亲切,说的事情也能让我们听到心里、感觉入耳。她们是怎样练出来的?窍门在哪儿呢?答案是:她们准确掌握了新闻播音的对象感。
那么新闻播音如何建立对象感呢?
【重点解析】
1.新闻播音的对象感
播音员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努力做到“心中有人”,也就是要对受众进行具体设想,从感觉上把握受众的存在并时时与受众有感情的呼应。这就是新闻播音的对象感。
有人觉得,新闻播音是严肃的、刻板的,不需要什么情感,这就错了。在庄重、大方的风格背后,真挚而丰富的情感依托才是新闻播音员的优秀品质。
2.新闻播音对象感的作用
对象感的作用就在于使单向的表达变成了“对象化”真实的双向感受。熟练掌握了这项技巧,只要往话筒或摄像机前一坐便精神焕发,双目神采奕奕,强烈的播讲欲望油然而生。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新闻播音创作才能取得吸引人、感动人、说服人的理想效果。
使用这一表达技巧还可以缓解新闻播音中的紧张情绪,“心中有人”使播音创作从容、镇定、不慌乱,也能把一些杂念、干扰抛于脑后。
3.怎样建立新闻播音对象感
好听的声音、伶俐的口齿、流畅的语言是新闻播音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可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走上主播台,面对话筒或摄像机镜头,听众、观众跃然占据你的心中、脑海里。你时刻想象和感受着他(她)们的反应和情绪变化,能把他们真正装到心里,从而让自己的内心情感真实起来、喜怒哀乐丰富起来,充满了“人情味”。这就是能成为优秀新闻主播的窍门了。
真诚地面对听众、观众,尊重他们的需要及内心感受,是实现“对象化”的关键。对谁讲,讲什么,如何讲,真正做到“心中有人”又是实现“对象化”首要的条件。
首先,在分析理解新闻稿件的基础上,具体设想对象。一方面在什么环境、气氛中,什么对象在收看,包括他们的愿望、要求、情趣、心情,这是主要的。另一方面,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人数等。这些共同构成了具体对象的特点。
其次,设想对象必须是自己所熟悉的,同时又符合稿件要求的。要设想他们此时的反应及心态。
最后,假设对象可时隐时现,不一定极为清晰,但应下意识地感觉到他们的存在,与听众、观众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关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