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视察
  2. 行业资讯
  3. 最新政策
  4. 测评通知
  5. 测评公告
  6. 运营动态
  7. 培训新闻
  8. 活动新闻

学生测评报名

师资培训报名

最新动态

演讲口才常用的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17-03-22 15:32

  1.指定主题演讲训练

  训练目的:训练指定话题演讲的能力

  训练模式:

  (1)由指导教师确立演讲主题。如《理想与现实》主题演讲、《我爱家乡美》主题演讲等,再由学生根据主题另立具体的演讲题;

  (2)以教师选定和学生自荐双向确定的原则组织演讲人;

  (3)一次主题演讲的总发言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个小时,因为时间一久,听众的情绪容易涣散;

  (4)每位演讲人的发言时间为7—10分钟,赶短财难以使“主题”达到一定深度,过长则必然影响演讲者人数,从而又影响了主题表现的广度。

  训练说明:

  (1)主题演讲在组织时要注意内容的多方面性,以高校为例,学生多来自省内、国内各地,一次成功的“我爱家乡美”主题演讲,就可以使全体同学受到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2)演讲组织时还要注意到演讲者构成的多层次性。其中包括年龄层次、生活经历层次、表述能力强弱层次和男女同学比例等等。一次主题演讲中,演讲者构成的层次越丰富,其演讲内容就往往越丰富,也就越容易成功,而注意到语言表述能力强弱的层次性,意在推动同学们投入表述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有助于使主题演讲既可以成为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活动,同时又是给同学们提供了语言表述训练的实践机会。

  2.自由命题演讲训练

  训练目的:训练自选话题演讲表述的能力

  训练模式:

  (1)学生或按学习小组,或按点名册轮流登台,按限定的5~7分钟完成自选话题的演讲。

  (2)这种演讲不作命题限定,完全由学生自己确立论点和表述角度,自由畅谈。

  训练说明:

  这类演讲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这类演讲中,学生演讲命题的多样性和表述的多角度性,导致了训练总体上的主题散慢性和思想水平的参差性。

  (2)自由命题演讲训练,要求指导教师能从知识的广度和理论的深度等多方面达到“学高为师”的水准。但是,在口才训练中,教师的知识结构毕竟难以覆盖全体学生的知识面与兴趣研究,因此,当学生在演讲中选择了一个教师知之不多,或基本无知的话题(如学生引用某一外国哲学流派观点或某名人名言)时,或者说,学生在某一具体话题的看法上超过教师时,教师一是要扬长避短,二是应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大可不必觉得难堪,更不宜强不知以为知。

  (3)学生在演讲中提出了错误的观点和认识,怎么办?一般而言,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教师可以点到即止,不作正面否定,应当相信学生群体的是非鉴别能力。语言表述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训练其口语表述能力,至于其观点的某些失误,可以课后交流,也应当相信表述者自己会经过思考和课后同学之间的交流达到改正的。

  (4)对于需要当即指出的观点错误,教师也应当注意,轻易不要以自己个人身份与学生作正面的观点交锋。因为学生既然公开提出观点,总是有过一番考虑的。与之正面交锋,容易引起争论,进而使演讲训练的目的性发生偏移,而且效果往往也不好。应当看到,学生演讲中出现的错误,通常与其思维模式、论证方式及论据的选用等有关,有时,教师从这些具体环节上对学生的演讲进行“正误”双向评点,会比正面否定其观点效果好得多。

  (5)在这类演讲训练中,指导教师和表述者还应注意两个方面的常见毛病:一是初学者过于追求思想观点的深刻性,把演讲变成了辩论;二是初学者过于注重情感的抒发,把演讲变成了朗诵。应当注意使演讲的语言风格保持在前面所述的“三性合一”的主体风格上。

  3.自我介绍式演讲

  训练目的:强化自我介绍的表述能力,学习运用心理学等原理进行性格分析的能力

  训练模式:

  (1)该训练以自我介绍为话题,由学生轮流进行,时限3—5分钟。

  (2)自我介绍演讲又可细分而为两类话题,一为交友式自我介绍演讲,一为求职式自我介绍演讲。两类话题可由学生自选其一,同时进行,也可作为两次训练项目。

  训练说明:该训练有以下难点:

  (1)初看去,这是一项很容易完成的语言表述训练,因为,还有谁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呢?在自己最熟悉的话题上找出几分钟的说话材料,还不容易吗?其实不然.教学实践反应表明.这一训练难度很大。尤其是已进入成人年龄段而过去又未受过语言表述训练的大学生中,曾不止一次地出现,演讲者不无自信地走上讲台,然后一句话也讲不出来就“晾”在台上了。

  (2)这种训练的难度根源,除过去缺乏训练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虽然对自己非常熟悉,但多为感性材料,有的人一下子不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学科理论对这些感性材料加以辨析整理,辨不清主次条理,当然也就难以自我介绍了。

  (3)两种自我介绍式演讲,生活中通常并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的,用于公开的表述训练,带有模拟性质,“自我介绍”仅仅是一种话题的作用。

  (4)此类演讲,应把握“素质和技能”两大介绍环节。两大环节在某种意义上有相通之处:素质的具体显现就可以称之为技能,技能的内在依据就是素质。但二者又有区别,素质中又可以包括优、缺点的综合分析,技能中则可以兼容专长与爱好的介绍。

 


  1. 上一篇: 青少儿演讲口才中的语调设计
  2. 下一篇: 学习播音主持中新闻播报的技巧